期刊导读

我国医学工程的早期发展我们的峥嵘岁月

来源: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8-04

回首40 余年的职业生涯,能为党和人民、为国家的医疗卫生事业贡献我的微薄力量,我倍感欣慰。

医学工程是指运用现代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从工程学的角度,在多层次上研究人体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揭示其生命现象,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服务提供新的技术手段的一门综合性、高技术的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医学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医学工程行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较为缓慢,在20世纪70 年代后期,中国改革开放,实现医学现代化,需要购置大量的现代化医疗器械,进行医院数字化管理,这些医疗器械的安装、培训、维修、质量控制、功能开发、安全性与有效性等问题都得不到保障,由于相关技术人员的缺乏,医院的先进医疗技术都没能用上或者用的不够。80年代初,我国各大医院急需大量医学工程技术人员——既懂得医学的知识,又掌握工程技术原理的人才,而我国恰恰缺少这方面的人才,这为我国医学工程专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基于此,首先需要为我国培养一批优秀的医学工程技术人才,为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打好基础。

大量优秀的人才是专业发展的基石,但人才的培养、学术组织、学术交流是一个专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于是,在20 世纪70 年代末至80 年代初,大批的有志之士投身在医学工程行业的发展之中,而我也成为其中的一员,有幸见证了我国医学工程行业的起步与逐步发展。

1 人才的培养——开设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20 世纪80 年代初,医学现代化发展正值高潮,而医院的医生、护士、医工人员已成为一个现代化医院发展的三大人才支柱。现代医疗设备在各地医院的引进,大量进口的高精端医疗设备引入医院,以及医院积极开发数字化管理,使得与之相匹配的医学工程技术人才缺口逐步扩大。

但基于我国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起步较晚的现状,1978年才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列入国家科技计划。当时对于医学工程人才的培养大部分还是被全国理工学校承担,其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和医学仪器设计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因理工科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特点,与医院实际需要的医学工程专业人才有一定差距,所以医院领导和医生希望医学院校能为医院培养符合临床医学实际需要的医学工程师。由于医学院校有医工结合较好的师资,再加上有医疗设备条件较好的附属医院作为教学基地,这些优越条件,对培养医学工程实用型人才来说是理、工院校所不能比的。

1986 年,在有关领导和同行们的支持之下,由我牵头将医学工程专业引入首都医科大学,在78 级医学工程专业试点班的基础上正式成立生物医学工程系,我有幸担任首届系主任。作为学科学制五年的专业,临床工程学科人才的培养一度很热门,连续十年录取学生质量都在首都医科大学各个专业里名列前茅。之后,陆续全国各地的医学院纷纷开始设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这些医学院校每年可输出优秀医学工程人才1000 多名。正在我们为此发展态势感到欣喜之时,新的问题却随之而来。

虽然顺应医院现代化的大趋势,当时全国各大医院纷纷成立了医学工程科(室)或者与之类似的设备科、医疗器械科等,但该科室一般只负责医疗设备的购置和维修工作,很多医院将该科列为后勤科室。所以,医学工程专业毕业生分到医院后得不到重视,收入又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毕业生纷纷投身到外企或者国内医疗设备企业工作,不能发挥出应有作用,这与我们当初设立医学工程专业的初衷相违背。

2 学术组织——创建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

面对人才的流失,医学工程这一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引领者焦急万分,经常组织碰头会,探讨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问题。最终,大家达成共识,医学工程行业必须在医院受到重视,应该让医院领导听到我们的呼声,认识到我们的价值。我们必须成立一个本专业的学术组织,将大家组织起来,开展学术活动,促进本学科快速发展壮大。

为了这一批人才未来有所发展,我们接下来计划成立一个医学工程学会,聚集人才,共同探讨医学工程行业的发展问题。我与其余7 位行业内的专家共同成立了一个医学工程学会的创办团队,该团队成员为:原总后药检所时任所长周正祥、时任副所长杨彦琴,中国医科大学霍纪文教授,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杨虎教授,北京医科大学计算机中心戴宗基高级工程师,北京友谊医院医学工程科主任唐仁亲高级技师,首都医科大学李聚五副教授和我(姜远海)。
上一篇: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年期刊影响因子情况
下一篇:没有了